余杭区科协在疫情防控和助企复工中举措有力
自疫情发生以来,余杭区科协迅速响应,积极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,强化政治引领,履行职责使命,广泛动员科技工作者积极抗疫,深入开展面向基层、面向群众的应急科普服务,形成了科协系统全面动员、全面部署、全面支持疫情防控的工作局面。在当下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中积极发挥科协人才优势,举措有力。
一是应急科普及时有力。余杭区防疫战打响后,区科协第一时间响应,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,紧急动员科协机关、下属事业单位以及基层组织,开展疫情防控和应急科普工作,及时承担科学普及与传播的职能,引导公众提高防范意识,科学防疫。下发了科普折页、挂图等宣传品25000余份。动员了全区14000余名科普宣传员,利用全区142个科普e站、科普宣传大屏以及“余杭科协”微信公众号等,发布来自权威部门、科普中国、科学辟谣等平台的科普内容。自主创新线上科普活动,联合全国科技场馆发起科学实验DIY比赛,策划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竞答、科学战“疫”美术作品网络评比等活动,。其中,科学战“疫”美术作品网络评比大赛共收到作品585幅。
二是组织科技工作者积极抗疫。余杭区心理健康协会,为减轻群众因疫情引起的心理疾病,提供员工心理援助(EAP)公益服务,开通24小时疫情热线,推出线上心理服务机器人,为群众在居家隔离、复工复产期间产生的心理压力提供精准疏导和干预。目前,协会累计现场心理危机干预246人次,热线咨询302人次,线上机器人注册43139人次,人机互动2452人次。预防医学会全员投入一线疫情防控中,负责现场消杀、预防隔离、疫情分析等工作。区科协还广泛动员,发动院士专家工作站、镇街科协、以及医院院长、学校校长、农技站站长等“三长”骨干力量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。例如兴源环境公司,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作用,在全国各地集结120名骨干员工火线参与建设武汉火神山、雷神山医院污水处理工程;贝达药业发挥专家作用,利用高层次创新平台快速启动新冠病毒肺炎DC疫苗的研发工作;各街道科协积极发动“三长”及科普宣传员,深入一线开展疫情摸排、普及防控知识,帮助市民增强防控意识和防范能力。各镇街医共体分院院长和卫生服务站站长,为基层提供疫情防控技术咨询和医护培训督导,指导企业规范有序复工复产。
三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措施到位。自2月1日起,区科协机关干部便赶赴钱江经济开发区、鸬鸟、黄湖等平台、镇街,累计走访企业1218家次,根据不断变化的疫情,第一时间宣传相关政策,分层次指导检查,排查管控企业疫情,帮助企业有序复工复产。通过走访排摸,掌握企业防疫和复工困难,积极推广“杭州健康码”,排摸员工“白名单”,为复工复产做好准备;通过现场检查整改,指导企业逐项落实出入管理、体温检测、定期消杀、集中隔离场所等防控措施,指导企业有序复工复产。突出人才服务,“线上+线下”助力企业复工复产。一方面线上联系院士专家,积极承接省市科协资源,为区内企业送上精品企业云培训课程;积极引进人才,助力企业招才引智。2月25日,余杭“余您携手 杭向未来”云聘会正式上线,区科协从“云聘会”系统中梳理出高层次人才需求清单和相关人才政策,通过省级各学会、“省科协WE+云服务平台”发布,扩大余杭企业引才覆盖面。同时将余杭人才需求及政策通过海创联、海智基地等海外渠道进行宣传,提高引才影响力,并分类梳理人才需求表,结合驻企服务工作,向浙江制冷学会(制冷空调行业协会)、人工智能学会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等省级学会、行业协会点对点推荐企业人才需求,提升引才精准性,进一步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走入正轨。另一方面,开展积极走访对接,实地掌握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,准确传达疫情防控政策,倡导科学方法,发挥专家人才优势,指导帮助解决企业复工困难。2月11日,余杭区多家院士工作站企业率先完成复工复产,不少建站企业以科学的管控、严谨的作风在疫情期间发挥引领示范作用。其中,杭州康德权饲料有限公司发挥专家人才优势,精心严密地实施企业内部防疫管理制度,“教科书”式的复工防控措施被多次推广。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强大的专家研发团队,自主研发防疫机器人——健康卫士1号机器人,用于学生返校的疫情防控。(张晔敏)